分析一下钕铁硼滚镀双层镍是否真的有必要
首先来看一下钕铁硼双层镍的保护作用是否真的有效。
钕铁硼镍-铜-镍组合镀层总厚度打上20um不少了(实际未必达得到),其中底镍至少占5um(否则基体容易受到后续焦铜溶液腐蚀),则剩下加厚铜和面镍最多15um。钕铁硼镀层是忌讳使用太多镍的,因为铁系金属(含铁、钴、镍)都会对磁体的磁性能产生影响(磁屏蔽或称隔磁)。
且镍的孔隙率较高,做为阴极性镀层防腐性不如铜镀层好(铜孔隙率低且不隔磁),所以钕铁硼镍-铜-镍组合实际是一个“厚铜薄镍”(防腐靠厚铜外观靠面镍)的思路。这样的话,在剩下的15um镀层中,加厚铜和面镍厚度按2:1开不少了(面镍甚至还可以更少),则面镍厚度5um。请算一下,5um厚若镀双层镍其“横向腐蚀”的保护作用应该打多少折扣?
当然,你可以增加面镍厚度比如到10um或更厚,这时镀双层镍的作用从传统理论上讲应该比较明显了。但这样一来,一方面失去了“厚铜薄镍”的意义,一方面这么厚的镍(别忘了还有5um底镍)磁体磁性能受得了吗?成本呢?
另外,“双层镍-铬”体系的“横向腐蚀”保护作用是成立的、有定论的,但如果体系中没有铬是否仍然成立呢?如果面层不是铬而是亮镍的话,亮镍在空气中很容易钝化使电位变得很正(镍的易钝化性在常规镀种金属中仅次于铬),甚至比铜还要正(具体数据尚无)。
标签:深圳双层镍